230多个城市污水直接排放 建设部批地方官短视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六日电(记者阮煜琳)在谈到中国三分之一左右的城市污水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痛批当地政府官员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出了问题,只重眼前经济利益和形象建设。
调查显示,中国六百多个城市中,有二百三十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等于零。仇保兴十六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些城市的污水是直接排放的,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也使水的循环利用在这些城市受阻。
“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呢?”,仇保兴指出,主要还是当地政府官员的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即三重三轻:重当前,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重经济,轻生态环保;重地面的形象建筑,轻地下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
仇保兴表示,目前这个问题现正在得到解决,因为中国国务院刚刚发布了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决定,各地在推行这个决定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做到水污染的防治,而不执行这个决定的地方政府将受到惩罚。
重庆投资百亿防治三峡水污染规划获得国家批准 据新华社重庆7月19日电 (记者王松涛)重庆市列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城市垃圾处理场,日前全部获得国家批准,总投资超过115亿元。
根据规划,整个建设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从2001年至2003年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5座、沿江建制镇污水处理厂12座,达到处理规模62.7万立方米/日;第二阶段是从2004年至2005年,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15座,建制镇污水处理厂18座,达到处理规模159.1万立方米/日;第三阶段是从2006年至2010年,新(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25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71座,达到处理规模104万立方米/日。
工商总局:不符合环保标准企业将禁止登记
本报讯 (记者廖爱玲)昨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其网站上公布《改进和加强企业登记管理的意见》。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将一律不得登记入市。
工商总局在意见中要求,在企业登记审查中,发现有涉及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应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不得登记进入市场,不能乱开口子放宽条件。
对已设立的“不环保”的企业,将按照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安全生产要求,敦促相关企业进行变更、注销登记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小砖窑、小煤窑、小矿山、小作坊将被重点清理整顿。
同时,除公开企业登记的基本信息外,工商部门将进一步公开企业的良好记录信息、违法记录信息、年检结果信息,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有条件的地区要在政务网上公开企业信息,方便社会公众和相关利害关系人查询,降低市场交易风险。
此外,针对一些企业注册资本未全部缴付完毕、前置许可经营项目即将到期、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被法院强制转让或冻结股权等情形,工商总局还要求各地工商在企业登记管理系统中建立预警予以提示,防止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发生。
保护茅台酒原产地域生态安全 28家污染企业被限期治理
新华网贵阳8月5日电 (记者李忠将) 为保障国酒茅台原产地域生态环境安全,近日,贵州环保部门对茅台酒生产造成污染的28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
记者从贵州省仁怀市环保局了解到,这28家限期完成污染治理单位中,10家企业排放废水、废气超标,3家企业排放废气超标,15家企业排放油烟超标。按要求,治理必须于今年10月30日前完成,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将受到处罚。
多年来,贵州省以水土保持和赤水河水质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采取封山育林、扩大森林面积,限期治理、淘汰环保不达标的污染企业,治理工矿污染及其生活污染等措施保证赤水河水质及流域生态安全。同时强化对重点流域的环境管理,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生物农药,保护国酒茅台基地的生态环境。
赤水河是贵州境内唯一没有被开发的河流,其酿造的茅台酒名扬天下。随着日趋频繁的人类活动,赤水河生态系统问题凸显。虽然酿造茅台酒的生态功能仍能正常发挥,但如不加强治理和保护,茅台酒将面临威胁。
贵州查处威胁茅台酒生产环境安全的41家违规酒厂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近年来掀起一股违法违规建设酒厂风,威胁到赤水河和茅台酒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安全。贵州省有关部门日前对41家擅自建设和投产的酒厂进行了处罚。
据仁怀市环保局副局长雷鸿鸣介绍,这41家酒厂规模在2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之间,设置窖坑4至11口,1至2套酿酒设备。
茅台自查四项有待改进问题 明确整改措施及责任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近日公布了公司治理自查报告及整改计划。针对公司治理存在的四项有待改进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并明确了整改责任人。
贵州茅台目前董事为14人,其中股东董事11人,独立董事2人,内部董事1人。不符合《公司章程》中董事为15人的规定,独立董事人数占比也未达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三分之一比例的规定。贵州茅台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还存在超期任职情况。
北京累计投入1200亿整治空气污染迎奥运 北京累计投入1200亿整治空气污染迎奥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01:20 新京报
北京为使空气污染治理在奥运会之前达到设定的标准,累计投入了1200亿元人民币,仅去年就达到了200亿元。一些熟悉北京经济内情的专家惊呼:这种巨额投入的规模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表明了政府部门抢在奥运之前全力治污的气魄。
计划搬迁百余高污染企业
很多环保人士承认,北京的环境质量已得到改善。在制定今年污染物减排指标时,北京提出要高于全国的一般标准。北京市副市长吉林称,这对北京来说是个压力,但为了促使北京改善环境,我们应该迎接这个挑战。
北京计划将百余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行业的化工、钢铁、水泥、采矿以及医药等工厂迁出市区,政府给予每家企业不低于100万元的资助。
污染大户首钢原本是北京的财政“金娃娃”,是维持首都经济收入的支柱之一。首钢搬迁,应该说是北京市政府近几年来最艰难而又最得人心的决定之一。据悉,今年首钢减产压产400万吨钢,生产上的气势已大不如前。到2008年,首钢在北京地区的粉尘排放总量减少到1600吨,烟尘排放总量减少到976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到2000多吨。
斥巨资更新6万辆出租车
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高达300万辆,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京城新的主要污染源。
北京市政府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强硬地规定从今年开始汽车排放采用欧四标准,该标准要求改进汽车发动机和排放系统,使用更清洁的低硫燃料。此外,北京还投入巨资,连续几年累计更新淘汰尾气不达标的老旧出租车近6万辆。
北京曾承诺在2008年举办一届没有沙尘暴的奥运会。为此,北京尽力恢复土地植被。今年将重点治理延庆康庄、昌平南口和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两岸五大风口沙尘。截至目前,已在13个区县及一个国有林场完成播草植灌面积21万亩,使裸露的沙地基本被绿色覆盖。 |